Love Of Siam-愛&學習愛
看完了愛在暹邏,感動的情緒依舊無限蔓延。儘管看了又看,每次都被不同的點觸發心中某個部分的自己。也許在它下片的這一天,我可以再寫一篇小小的感想,作為一個結束。又或者不是個結束,反而是個新的開始。
最近又把蔡康永的文章「擁有」與「享有」的差距看過一次。
對照著愛在暹邏這部電影,又有另一份感覺。
《謬和棟之間的情感》
記得謬說:「小時候寂寞就是沒有了朋友,長大了之後,卻發現失去所愛會讓人感到更加寂寞。」
小時候對於朋友的想法是獨佔的,希望能夠跟好朋友永遠在一起。
當對方不理自己的時候,會感到不解、憤怒……最終,是一個人的寂寞。
不過對於小時候的謬而言,擁有一個朋友是遙不可及的事情(從謬總是一個人吃飯的畫面就可以得知)。於是,當既是鄰居又是唯一知心好友的棟搬離時,心裡的落寞是可以理解的。小時候的謬除了想享有這段友情之外,應該也想擁有棟這麼樣一個朋友吧!
長大後偶然又遇見棟,除了驚喜外, 謬也很努力的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。儘管最後結局並非大家所樂見的(笑),但我想謬最後的一句『謝謝你』已道盡了他對這段感情的想法。雖然無法擁有棟,但自己仍享有他們曾有過的一段愛,這並不算是完全的放手,而是成長了…
我覺得謬在情感轉折的地方很細膩,從「擁有」到「享有」這個轉折時間很長、步調緩慢,影片中用很多鏡頭和配樂帶著大家一起經歷這段過程。(同時也讓很多人掉淚)
《棟家對於紅的情感》
棟一家人對於紅的突然離開一直無法釋懷,不管是爸爸的酗酒狀況、媽媽的緊迫盯人、甚至是棟所說的:「我想問她為什麼,為什麼要離開我們?」棟家的成員選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對於紅的思念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莙出現時,棟家曾燃起一線希望,在某個瞬間,一家人好像又回到以前和樂融融的氣氛。他們懷念的是「擁有紅時的那個家」,但這也就是希望隨即熄滅的原因,因為爸爸並沒有因此停止喝酒、媽媽並沒有因此軟化自己的態度。最後莙的離開讓他們了解,紅是永遠不會回來了,他們無法擁有紅,卻可以享有曾經有過的愛,並且享有現在家人彼此之間的關懷。
《瑩對謬的情感》
這段感情應該是最能看出「擁有」到「享有」的轉折。
瑩一開始的滿懷希望,讓人不禁回想起暗戀一個人那種酸酸甜甜的感覺。收集對方的照片、細細寫下每次的互動、開始翻閱星座書籍(瑩是翻戀愛小魔法XD)…因為那樣的付出,所以才顯出後來無法擁有時的失落有多深。
雖然不能擁有謬,但是可以享有這段友誼…
所以當謬說:「我們是好朋友」的時候,她願意微笑點頭;所以願意在謬需要她時,伸出雙手;所以願意幫助棟拿到小木偶的鼻子;所以願意在最後毅然決然放手…
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。
希望能擁有,但過度強硬就變成獨占。獨占的態度衍生出來的可能是過度干預,有時不僅傷了自己也傷了對方,在一段感情中,我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對方?還是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愛著?究竟是愛自己多一點?還是愛對方多一點?很難抓到平衡點,不過…就像莙說的,生命總是給我們很多機會,讓我們去調整的愛的方式,雖然偶爾會因為愛的太用力而受傷,然而付出過總比沒愛過好。
曾經聽說過一句話:「學習是動態的,是把已經知道的轉換為行動。」
看了「愛在暹邏」讓我以另外一種角度看待「愛」、理解「愛」、分享「愛」,同時也學習如何去愛一個人。
雖然電影已經下檔,但是感動會留在心裡,而片中的意涵更會影響著我的生活。
這就是我的愛在暹邏…